基于微信群场景,已经延伸出很多有价值的小程序,比如群空间、群打卡、递名片类服务等。今天我们来谈一个聚焦在微信群人脉获取和社群运营的小程序:群勾搭。

群勾搭始于一类常见的场景:用户新进入微信群,需要快速融入并结识群成员;而群的组织者,也有去做精细化运营和管理的需求。

从最简单的“自我介绍”功能做起,群勾搭在解决微信群基本痛点的同时,逐渐延展为具备人脉存储价值的工具。由于契合了用户需要,这款小程序多次在各类行业大会的活动现场刷屏。上线运营3个月,“群勾搭”小程序已经积累超过2.4万个群主。

最近,见实和群勾搭联合创始人王超峰(KK)有一次深聊。一个细微的小功能,是如何确定值得拿出来做,又怎样成长为能够向业界提供深度价值的产品?一起看看他的思考。

图:王超峰(KK) 群勾搭联合创始人

我们把“群勾搭”定义为是一个“有刷屏基因的小程序”。群勾搭经常会在各类大会现场刷屏,比如,成都举行的“新媒体大会”就刷屏了,当时我们自己不知道,后来也是听朋友说才知道。还有,在荔枝微课的年中大会现场、即速应用的技术应用小程序千人大会上,也都是当场刷屏。群勾搭这件事情,我认为是在微信群中找到了“商业价值”的归宿。

特别想说一说,我们是如何发现这个场景当中存在的需求的

我个人经常参加很多培训班,也正是在听课场景过程中,发现一个需求——组织方也好,讲课的老师也好,他们急需一个工具,能帮他们解决社群精细化运营的问题。

例如最简单的场景,听课时现场工作人员常常会引导每位学员填写自我介绍发到群里。需求还是原来的需求,只是说以前自我介绍是传统接龙,复制、粘贴内容的方式,于是就有2个现成的痛点需要解决——1、 无法实现自我介绍信息的沉淀;2、信息很难被二次查找。

很多参加培训的人,都不是奔内容去的,更多是奔着参与培训的这波人脉去的。我个人每一次参加培训,都能收获很多的合作伙伴,和一些朋友,虽然只是线下见过一面,但后续会通过微信保持长期的沟通。

基于培训的场景,我们团队就开始讨论:是不是可以做一个“自我介绍”的小程序,解决痛点的同时也能成为人脉存储的一个工具,把彼此的信息长期留存下来。正是这个契机,让我们发现基于微信群的场景开发一个小程序是有价值的。

为此,我们快速开发出“群勾搭”小程序。上线之前,我们认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用于自我介绍的小程序,但推出之后,很多的群主给到我们反馈,“你们做的群勾搭小程序太好了,解决了我们做社群运营人的很多痛点”。

我们此时此刻回想一下,自己做N多个群、群主的时候,都是如何管理群友的呢?在微信群中,我们做为运营人员有过很多痛苦过的事。

痛苦1,你身为群主,是不是需要提前设定群自我介绍模板?

痛苦2,每个群友复制走你做好的模板,去填写信息,然后发回群里。苹果手机用户更痛苦,打字还不能分行。

痛苦3,最糟糕的是,群主需要辛苦爬楼,一一收集大家的信息,统计并整理成文档。

此外还有一个场景,我自己也经常参加各行业内的千人大会,作为参会者,常常是不被重视的个体——这类大会通常都是嘉宾分享,组织方很少会组织线下的参会人员,进行有价值的交流。

这导致的现象是,参会者听完嘉宾分享就走了,没多少人能够主动互动。一场会听下来,参会者之间也并不知道各自所代表什么公司,其中有资源可以互换合作。即便现场拉了微信群,群的氛围很快也会凉掉。

想想看,如果这样的千人大会群使用了“群勾搭”呢?一个群,只要有1个微信用户使用了,分享到群内做了自我介绍,根本不需要群主参与的情况下,就会吸引更多人,通过“群勾搭”小程序填写好各自的信息。

微信群通过“群勾搭”小程序填写完自我介绍的信息,可以自动把人脉圈子搭起来,实现资源对接和后续合作等等。我认为在小程序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功能,只要可以精准满足一个具体场景,背后往往潜藏着巨大的机会。

对于创业人群,很多都还处在向更多人学习的路上;对于做营销推广需求的人,也都会有超强的需求——去勾搭更多资源,寻找更多合作方,挖掘更多潜在客户等等。“群勾搭”小程序赋能的价值就在于,能够让更多有这种强需求的人,可以相互了解,从而有机会让更多人知道,我是谁?我能提供什么资源,同时,还可以展示个人IP

对于使用了群勾搭的用户而言,则能够一边勾搭精准且高效的人脉,一边积累高质量的资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群内互加了好友,后来不记得对方是谁,也不好意思追问。而现在,只要对方通过群勾搭小程序填写过自我介绍,就可以通过群勾搭搜索到,这也是群勾搭带来的一个好处。

每个社群的属性不一样,目的也就会不一样。目前我们还没有把社群的领域细分出来,还只是让大家进来初步体验产品,按照“群勾搭”的模式,可以很便捷地查看群内所有群友的信息。对于用户,又能相互匹配更为精准的资源对接,还可以勾搭想要的人脉。

但并不只是说很简单的满足C端需求就够了,基于这个痛点作为出发点,群勾搭最终要服务的是B端的需求,让他们做社群运营这件事时,再也不会为管理、统计、爬楼、推广营销等犯愁。

对于to B端“群勾搭”目前能满足什么呢?

先说一个大的背景:由于微信群最大容量是500人,所以很多组织、很多大会活动,都会把群分为:1群、2群、3群。同时,每个人只能在自己所在的群,认识自己群内的人。此情景之下,如果组织方通过“群勾搭”小程序的超级大群功能,将所有群合并成,就会形成一个超级圈子,也会成为一个CRM系统。用户在当中不只是看同群的人,更可以跨群认识更多人,是一个互惠互利的人脉系统。

目前群勾搭小程序的势能都是基于群发起的:

1、让群友在群内做自我介绍——便于社群运营方了解用户画像,还可以将其数据导出来查看;

(见实小编注:群勾搭这个小程序还支持创建人导出数据,群主们再也不用找助手整理收集)

2、付费机构,同时包括个人做社群运营的群主,可以创建“超级大群”,把10多个群合并成1个大群,让所有群用户聚合在“群勾搭”小程序这里。从而,方便所有用户可以通过超级大群,看到所有群友自我介绍的信息。目前,我们自己建立的“超级大群”已有8000人之多。

3、支持生成行业专属定制版本,生成行业专属独立小程序(小程序名称可自定义),比如,新媒体圈子、市场人圈子等等,群管理员自己,还可定制logo、UI色、标签、多群打通数据等功能。

截止日前,“群勾搭”小程序运营刚满3个月了。目前,行业内能够玩转社群运营的,说实话,资深人士并不多,做得好的更不多,市场还处在被教育的阶段。

对于需要做社群运营的工作人员,和想要做好社群运营的自媒体大号,每当我们和他们稍加沟通,对方都能很快 get 到“群勾搭”的好处,因为他们太懂了,太知道自身做社群运营的痛点在哪。

如何定义“群勾搭”场景承载更多的需求呢?

首先,群勾搭可以作为微信群内沉淀内容的“群社区”,后期我们还会独立上线一个群勾搭社区小程序,其特点是入口更浅了,更直观。我们认为群勾搭的存在,就是根据微信群而生的,是又一维度的“社交应用场景”。

微信群场景内,我们也在探索更多拉新裂变活动的玩法。前段时间,我们自己围绕精准的运营圈子,尝试了一波付费裂变的活动,叫“玩转社群666”,3天时间共裂变了1.5万左右的付费用户。付费用户进群后,都会给到一个二维码,通过二维码直接进入到“群勾搭”小程序,便可以填写自己的资源信息,填写完后他的信息会永久性的在群里留下来。

针对刚进微信群的用户,我们会立刻给予提醒,让他完成填写信息的动作,因为只有这样,群的填写率才会到50%以上。如果等用户进群后的那股新鲜感没了,再让他去填写,群的填写率只能在10%、20%。

目前,我们注重两个数据:

1、总用户量;2、一个群的用户填写信息的比例。其它维度的数据统计也正在做,如分享率。现在大概有2.4万+个群主用了“群勾搭”小程序来管理他的微信群。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目前公众号的浏览率越来越低,大概在2%-4%左右,因此很多新媒体大号开始将用户引入微信群。在这方面,社群是唯一可以大批量承载公众号流量的地方,通过群勾搭能增加接触用户的机会,能够唤醒更多用户。这不仅增强了社群的黏性,还为社群赋能了更大空间的应用价值。

目前,群勾搭 to B合作的客户包括国内排名前几位的知识付费及在线教育平台等。其中一部分高级功能,是根据其中一家在线教育的标杆企业提出的要求定制开发的。

未来我们想要实现,从前端的社群营销,到后端的社群运营,能提供“社群营销运营服务”一整套完整方案,服务于to B端,从而尝试大体量、大规模变现的可能。同时我们也已经建立了会员服务体系,可以实现快速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