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人都不吃粗粉米线,这时开店该怎么做?他只用了三招,便将门店开成了市民打卡消费的餐厅,门店达到300多家,一年卖出3千多万碗。
定 位
走亲民路线,全国开店300多家
成都,天府之国,也是美食圣地。
这里,除了有辣爆的火锅,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如夫妻肺片、毛血旺、担担面、钟水饺、麻辣兔头等等。其中,有一种小吃让吃货们过口难忘——沈小福米线。
这个诞生于1998年的米线品牌,已经陪伴成都人走过了20个年头。
20年,7300天,沈小福以Q弹劲道的口感,搭配鲜香麻辣的汤料,浸润着食客的胃口,留下了众多美食与生活的记忆。
现在,沈小福已经开到了300多家店,遍布全国各地,仅成都地区就有120多家。
米线的快餐性质,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一人就餐,可同事聚会,也可以家庭共享。15-20元的客单价,更适合大众消费。
沈小福走的就是亲民路线,并坚持多年不提价。以招牌米线全家福米线为例,牛肉牛肚卤蛋等配料丰富,一碗只卖18元,高端商场店才卖到20元。
现在,很多人将沈小福当成自家厨房,不想做饭了,就来吃一顿。
用 料
用牛肉熬汤,一年卖出一亿碗
与常见的米线汤底不同,沈小福一直坚持使用牛肉熬制高汤。仅在成都地区,每天就要消耗掉1200公斤牛肉,相当于每天喝掉两头牛的量。
在牛肉的选择上,沈小福也是颇费心思,选择了牦牛肉。在雪域高原的锤炼下,牦牛体壮结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脂肪含量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以牛肉为料,经过12小时熬制,形成了汤鲜味美、浓郁霸道的独特口味。食客吃完米线,往往把汤喝得一滴不剩。
这种口味,让沈小福在一众米线品牌中,建立了独特的口味认知,形成了稳定的受众群体。
粗略估算,一年,全国门店就可以卖出去3000多万碗。
用料之所以如此考究,和创始人沈洲的要求分不开。
多年的餐饮从业经历,让他的味觉越发敏锐,对口味的要求严苛、挑剔。
比如,以辣椒为例,有青椒、红椒、菜椒、米椒、尖椒,根据食材的不同,可以搭配出三至五种口味,每种的辣度又可以调节,满足食客追求香辣、麻辣、酸辣、泡椒等口味的不同需求。
对沈洲来说,口味的稳定性尤为重要。比如,蒜香酱料,加热到90度还是120度,口感就会有差异;甚至,同一盐业公司出品的盐,因批次不同,口感也会有差别。
“沈小福做的是快餐,服务相对固定的人群,对口味敏感度高。坚持品质,从不敢缺斤短两。”
食 材
产品差异化,粗粉米线征服顾客
现在的沈小福,早已融入成都人的生活中。而最初,它却是以闯入者的姿态出现的。
1998年,沈小福创立时,成都还是细粉米线的天下,当地人对粗粉米线无感,不吃。
所以,沈小福最初的目标客群并非本地人,而是附近的外地人。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口味庞杂,可能更容易接受粗粉米线。
令沈洲意外的是,外地人的排队就餐场景,也引起了本地人的兴趣,从好奇、尝试到有口皆碑。70㎡的门店,每天都要排队。
“当时,一碗米线也就三四元钱,但沈小福一家门店一年的纯利达到了100万元。”
差异化的产品设置,独特的口味,沈小福逐渐成为川味米线的代表品牌。
因成都本地并不是优质大米的主产区,为了保证米线的品质,沈小福将米线的生产,委托给了江西、广西、巴中三地的大型厂商,统一生产后,供应全国门店。
加 盟
食客转化加盟商,一天签约5家
起初,沈小福只想做好产品,开好门店,并没有刻意宣传。很多人吃过后,觉得好吃,就问能不能加盟。问的人多了,加盟就自然而然开始了。
目前,沈小福在全国有300多家门店,遍布大部分省份。
翻看沈小福的公众号,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店加盟、开张的消息。有时候,一天同时签约5家。
门店的全面铺开,考验的是品牌的供应链能力。
早在2005年,沈小福团队已开始着力于供应链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条集稳定的供应商、大型的加工厂和专业的物流为一体的强大供应链。
比如,在成都地区,他们组建有专门的物流车队,保证门店供应;在全国范围内,则依靠专业的货运物流完成核心物料的配送。门店所需要的时令蔬菜,按照总部制定的标准在当地采购即可。
可以确定的是,有着好口味的沈小福,在走向全国时,将更加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