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的京客隆便利店新增了三个特殊的货架,上面放着60多种非处方药品和30多种医疗器械,包括包括了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四季感冒片、板蓝根颗粒,还有雾化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常见药品和医疗器械。

据悉,这是北京首个获批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的便利店。

允许便利店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OTC)、二类医疗器械是北京市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结合药品零售分级等政策,它对方便患者购药,促进处方外流,缓解看病贵问题,都称得上是有益的尝试。

便利店可以卖药了,传统药房该如何应对“内忧外患”?

京客隆获得售药申请牌照

便利店的机会:4000亿的药品零售

据药店行业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药品终端市场规模约1.6万亿,其中零售药店(OTC)为第二大销售终端,药品销售规模为3647亿元。

根据全球知名制药企业Mylan(迈蓝)公布的数据,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中国健康消费及OTC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6%。随着中国大健康市场扩容,OTC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3000亿元左右扩大到未来的6000-8000亿元。不过,这次在政府支持下,势必会有大批便利店加入OTC市场竞争。上述的京客隆便利店便是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相较于传统药店,便利店在地理位置和人流量上的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便利店大都是24小时营业,补充了传统药店无法完成的服务时间,在经营模式上或许可以跑赢传统药店的早10点晚10点营业模式。

不过,允许经营药品、医疗器械,也意味着便利店的责任更多了。据悉,获批售药的连锁便利店需配备药师对消费者进行用药指导,药店日常监管的“飞行检查”也会面向便利店。这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端来看,自2017年开始,百亿之多的资本涌入,加速了对传统便利店的布局,目前中国便利店数量已经超过10万家,并持续上涨。其中,7-11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达2244家,近三年新增了1130家;罗森已经在中国开了1600多家门店,预计在2025年在中国开到1万家门店;全家,也预计在2024年开到一万家门店。这也意味着,数量增加再叠加便利店地理位置和人流量优势,药店会受到比目前更大的影响。

便利店可以卖药了,传统药房该如何应对“内忧外患”?

传统药房的“内忧外患”

众所周知,对零售药店,OTC市场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药占比控制、合理用药等政策的持续影响,与用于重症、临床需求更强的处方药相比,用于预防保健的OTC往往被优先削减,零售药店承接了部分医院转移而来的OTC药品销售,成为非处方药销售的主要终端。

随着便利店销售权的放开,北京便利店售药模式在全国推广,那么原有的传统药店行业势必会受到冲击。所以消息一出,不少药店人倍感“焦虑”,尤其是中小药店。

要知道,传统药店现阶段本身就是“内忧外患”了。一方面,按照要求,所有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人力成本升高。另外,药品不断涨价导致采购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根据医改要求,医药分开,医院提供的所有药品都要保证零加成(中药制剂、中药饮片除外)。这意味着,医院在药品价格上会保持一个低水准,而药店的售价只要是超过政府制定的医保支付价,就会比医院高,容易影响药店的销售成绩。

在这种背景下,竞争力较弱的药店变得越来越“危险”,今年的并购潮和单体药店倒闭潮便是力证。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百强连锁的门店有6万多家,但已占45%的的市场份额。现在大连锁都在“抢滩”,以全资收购、控股、参股、股权加现金等方式对中小连锁进行整合。据四大上市连锁药店公告不完全统计,2015年-2017年三季度,四大上市零售连锁药店发起的药店收购总数为47起,涉2141家门店,累计收购金额36.55亿元。

大连锁拓展“下沉”的步伐加快也就意味着中小连锁将更快遇上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瓶颈”,随着而来的便是用工成本增加和员工的大量流失等。

除了接受不断趋严规范管理的同时,药店们还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便利店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21万家有证诊所可以卖药,也就是说和药店抢饭吃的变成了60多万家(药店总数为45万家);实施分类分级管理,许多药店不能再卖处方药,三类药店需配备的药学服务人员增加,在县级和乡镇开药店成本随之增加了;医保局的成立,意味着以往的违规套取医保变成了违法等等。总之,中小药店的品种空间和发展空间都在不断受到限制。

便利店可以卖药了,传统药房该如何应对“内忧外患”?

如何应对冲击?

关于如何应对来自便利店的冲击,业界曾有过不少讨论。不过,大家的普遍共识就是决定购药的重要因素包括“专业、品齐、价格、支付”等,在这方面药店具备独特优势,很难在短期内受到根本性的冲击。但可以预见的是,传统药房的市场份额将不断被“蚕食”,那它们(尤其是中小连锁药房)该如何守住自己的城池呢?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入手:

去库存和降成本

配送中心应配有门店的销售预警系统,随时掌握格门店的库存状况,对门店商品销售情况及时反馈,强化物流及时组织配送,既确保安全库存量又保证不因缺货而流失客户,促使整个系统协同完成主动配送过程”,可以开绿将物流服务外包。

提升品类和渠道

一方面是扩大品类:如果零售方能提供处方药,那么就可以为用户省去医院看病的环节,这对提高用户“黏性”来说非常重要;此外,零售方还可以提供保健品、进口药品等,扩大销售范围。另一方面是扩大渠道,包括选好门店、通过在线销售和夜间销售(类似于24h购药橱窗)等。

门店差异化经营

也就是说为客户提供行业内竟争对手所不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譬如煎药、送货上门、义诊、健康咨询、产品体验等服务,增强客户的粘性。例如运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为用户做诊断等服务,或者接入远程问诊终端,提供医生咨询问诊服务,甚至让医生开具处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