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对于效率的提升,可能只停留在概念上。

今年年初,无人便利店成为了创投圈最受瞩目的创业风口之一。据铅笔道无人零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1月,无人便利店项目已经吸金超过10亿元。缤果盒子、小麦铺等项目,融资金额均超过1亿元。

然而铅笔道记者了解到,在无人便利店实际运营中,店面维护、补货等环节还无法脱离人工管理。软硬件系统开发、货物的丢失等方面也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人便利店到底还是不是值得投资的模式?盲目入局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会不会成为新零售趋势下的炮灰?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可能并不盈利的风口赛道

某一线基金投资人表示,现在市面上的无人便利店创业项目,可以在理想的模型下测算出不错的财务预期,但是真正投入实际运营时,会面临很多特殊情况。

一家传统便利店,如果要24小时营业,需要雇佣7~11名员工三班倒作业,按照每名员工工资4000元/月来计算,无人便利店每个月可以省下3~4万元成本。而根据铅笔道Data中统计的数据,目前市面上的无人便利店单店单月平均利润仅为6000元。

在收入端,无人便利店运营模式对SKU的限制降低了它的盈利能力。无人便利店以售卖标准品为主,鲜食的销售因为设备和食品安全的问题而受到限制。传统便利店平均毛利约为30%,而盒饭、冲饮等鲜食的毛利通常会达到60%甚至更高。行业领头羊7-11的收入结构中,鲜食占比达到50%以上。而在夫妻店中,通过售卖假烟获得利润的方式也无法在连锁便利店内实现。

而在成本端,传统便利店的成本结构中,人员工资只占到8%左右。此外,房租、水电、商品采购、物流等方面的成本无论如何也降低不了,总体来说成本甚至有可能不降反增。不仅仅是在运营初期没有规模化带来了成本的提升,而且为实现“无人”,凭空增加了很多新的成本项目。

为实现“无人”成本增加

为实现收银端的即拿即走,无人便利店产品可以说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铅笔道记者发现,在减少人员的同时,无人便利店成本的提升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设备成本

首当其冲的,是为实现“无人”而增加的软硬件成本。这其中有一次性投入的固定成本,也有随着消费者购买次数而增加的部分。

使用机械臂作为解决方案的公司,主要投入为固定成本。以“F5未来商店”为例,该公司创始人曾在采访中透露,团队已将单店落地成本控制在15万元以内。

为此,铅笔道向一位看过其内部结构的机械臂解决方案从业者询问。对方表示,不同SKU组合会有影响,成本在2万~30万元之间。“都不一定够,规模化以后能达到这个价。”他进一步解释道,“因为涉及鲜食的冷藏和消毒,投入成本会比较高。”

RFID方案下,固定投入占比不高,但是每个商品标签都会附带0.3~0.5元的成本。使用生物视觉技术的公司,在调用外部算法、计算资源消耗上也会有一定投入。一位关注科技类项目的投资人分析称:“比如人脸识别,一般都是购买商汤科技或者Face++的算法。一家店没有十几万是拿不下来的。”

2、店面管理成本

“传统零售业对于店铺管理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规范,无人便利店在这一块也不得不投入一定的成本。”

一位投资人告诉铅笔道记者,店铺管理包括货架上缺货后的补货、商品摆放整理、维持店铺清洁以及特殊时期(如节日促销)的特殊陈列等。“传统的商超在货架旁会有专人分区负责这些工作,连锁的便利店也会安排管理人员巡店,抽查每家店的运作是否符合标准。”

扁担网创始人丁贵在创业前曾调研过超过400家传统便利店,他也表示:之前传统零售店中,店铺管理工作通常由店员定时进行检测或是在收银的间隙随手完成布置。现在无人便利店就算不再雇佣收银员,也不得不安排人员来进行这项工作。客户随手拿、碰弄乱货物摆放是在所难免的。除非无人店真的无人光顾,理货加上设备的维护也差不多刚好一个人能够完成。

3、供应链变复杂

传统便利店面积一般为60~100平米,无人便利店则以20~40平米为主。其中最大的不同是,传统便利店多为前店后仓的模式,而无人便利店内几乎都没有仓储。

创新工场的高级投资经理阮飞告诉记者,传统便利店在补货环节一般是由配送方在凌晨将商品整箱运来,入库后由店内的服务员负责拆箱上架。“而无人便利店的补货需求需要明确到每种商品各多少件的形式,这就要求运营方在后端安排专人将货物按照件数理出来。”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没有哪家供应商会‘每天配送6桶薯片’到你指定的点位,类似这样的补货需求必须由无人便利店自建团队支持。”

资本为何依然青睐

面对上述各种挑战,无人便利店在今年依然是资本的宠儿。据铅笔道无人零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1月,无人便利店项目已经吸金超过10亿元。尽管盈利能力被打上问号,各界对无人便利店依旧抱有足够期待,主要源自以下三个原因:

1、新的运营体系可能是答案

所谓的“无人”便利店,仅仅意味着无人收银,在店铺管理和供应链环节,各公司也需要打磨新的运营体系。X-空间创始人刘霏表示,当城市店铺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X-空间会设置中央仓,由供应商将货品配至中央仓,再由运营团队将货物分发至各个店铺。

X-空间的运营团队在补货之外,还会定时巡店,负责将店中货物摆放整齐、维持店内清洁。刘霏透露,目前X-空间已经在汕头建立了中央仓,平均每个工作人员可以管理5~10个点位。

F5未来商店则通过大仓内部的无人分拣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配送前由机械抓手自动将货物抓取到各个的拎篮中,不同的拎篮对应不同点位的需求。

2、投放速度更快

刘霏列出一组数据,一家传统便利店从选址签约到最终开业需要经过至少一个月时间,这中间店铺管理者需要进行装修以及人员的招聘、培训。“单单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就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

而以X-空间为例,一家无人便利店的落地,从装修、设备调试到上货,只需要两天时间。无人化、标准化的产品形态在降低时间成本的背后,也意味着人员效率和推广速度的提升。X-空间在今年8月落地了第一家无人便利店,预计到年底会有15~20家店投入运营。

3、瞄准增量市场

“我不认为传统便利店是现在无人便利店的竞争对手。”一位无人便利店项目的投资人表示,“现在的无人便利店做的都是增量市场。它们和无人货架一样,本质是让人在更近的地方更为便利地买到产品。”

据了解,市面上大多数无人便利店,重点投放的点位也均位于社区内或者医院、学校之中。这些大多属于不便盖起房屋开设传统便利店的区域。无人便利店可以说是介于传统便利店和无人货柜之间的一种产品形态,作为传统零售无法触及的业态场景的补充。

无人便利店的模式,是否提升运营效率各公司水准不同。有业内公司宣称已经在部分点位实现盈利,真实的数据可能只有项目方和做过尽调的投资人才能掌握。

另一方面,现阶段对无人便利店的盈利能力做出判断也还为时过早。随着从业者对无人便利店技术和运营体系的不断打磨,成本依然有下降空间。在大范围扩张之后,享受到规模效应的同时,公司也要面对管理成本的上升。如果迟迟不能跑出漂亮的财务数据,昔日资本的宠儿也可能最终沦为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