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对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皇店村贫困户魏松来说,创业是件遥不可及的事。今年31岁的魏松是该村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患有小儿麻痹症,他的妻子陈琳琳则左手萎缩,他们一度在外打零工挣钱。

  如今,夫妻俩携手追逐创业梦的励志故事传遍村镇。夫妻二人种植艾草,并制作、销售相关产品,凭着一股勤奋好学、踏实肯干的劲儿,从贫困户“逆袭”成为中药材店老板,也成了创业榜样。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走进魏松创业的厂房,看到储物仓库里堆满艾草,四周弥漫着艾草的清香,屋后的田地里,成片的艾草长势喜人。

  “我刚从县里举办的兴农扶贫农展会回来,展会对我们不收摊位费,今天卖了900多元呢。”魏松个头不高,圆圆的脸上透着红润,尽管架着拐杖,走路不方便,但言谈中透着自信。

  妻子陈琳琳用右手拿起自家调制的酸梅汁,“这个酸梅汁是用山楂、乌梅、陈皮、桂花等煮出来的,一小包5元,顾客在农产会免费试喝以后赞不绝口,几乎人手一袋带回家。”

  “虽然身体不如别人灵便,但我真的从骨子里不想当贫困户,觉得自己可以通过知识和双手致富!”魏松告诉记者,2015年,他在亳州打零工,妻子在家务农,两人分隔两地,由于缺技术、缺劳力,家里一直很贫困。  当时,村里的扶贫帮扶责任人孟立新在走访中了解到魏松家的情况,发现夫妻俩都有学历、有特长,符合创业扶贫帮扶对象,便积极联系他们。

  “我查了很多资料,根据自家地里的情况,决定返乡种植艾草。”魏松介绍,回到家乡后,村里给他们申请了3万元小额无息贷款。

  通过在大学掌握的中医学知识,魏松种植了4亩艾草,开始创业。2016年,第一季艾草收获了,需要收割、去叶、晒干,昂贵的人工费让他们的经营利润很微薄,并不能支撑全家一年的开销。

  “当时觉得要转变经营思路。”夫妻二人互相扶持、形影不离。魏松身体不便,必须拄着双拐行动,从自家走到田地里都有些吃力,上下楼也不方便,家里家务事、给农田播种以及接送孩子等大小事宜,只能让妻子陈琳琳来做。

  陈琳琳体型瘦小,左手手掌和婴儿手掌一般大小,做家务虽有些吃力,但一点也不慢。她在做家务之余,还能为丈夫的创业打打下手。魏松说:“琳琳很能干,她用自己的一只右手,就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2017年端午节前的一天,魏松发现,几乎每家每户会在端午节前后买鲜艾草放在自家门前,驱蚊祈福,鲜艾草往往供不应求。“这是个商机啊!”魏松和妻子决定不再晒干艾草,而是直接带鲜艾草到家附近的菜市售卖。端午节当天,来往的行人纷纷围了过来,一早上人们把一车艾草全都买光了,这让夫妻俩既开心又感动。

  “一块钱一把,这一车卖完了,我们很有成就感!比晒干后赚得多!我们雇了村里6个贫困户,把艾草带去各个市场卖,两天就销售一空。在艾草采收两季,收入能有好几万元呢。”紧接着,魏松又忙碌起来,扩大种植面积,还补种了决明子等药材。

  针对夫妻俩的特殊情况,固镇县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村里又给他申请了两年5万元的小额扶贫无息贷款,助力夫妻俩设计新产品包装,扶持他们发展艾草种植、深加工和销售。

  利用这笔贷款,魏松还开了一家本草驿站实体店和两家网店,药店本身面积不大,但装饰得古色古香,四处弥漫着中药特有的清香,货柜里则陈列诸如人参、三七、陈皮、艾草等各类中药材。

  “想跟得上时代,就必须懂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同时销售。”2018年开始,魏松白天出去忙创业,晚上上网自学,不断学习网络营销方法,经过努力,他考取了职业药师资格证。

  “我还依托当地的农粮驿站销售精包装产品。”在魏松看来,近两年,虽然自家早已脱了贫,但是仍然需要继续奋斗,不仅是让自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能影响、激励更多的贫困户干事创业。

  魏松开的实体店主要经营各种名贵中药材、滋补药膳、中药汤剂、药茶等保健产品,到了冬天旺季,每个月能有万把块收入,网店主要销售各类艾草包。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有顾客反映艾草的驱虫效果好,我就琢磨,可以把艾草和相关产品做成盆景,到花市售卖。”两天后,在魏松家里,100多个简易花盆已经被垒在了一起,“打算等下个月把地里的艾草移到盆里去,一盆卖个十几块钱,不愁销路呢。”

  谈起未来,魏松信心十足,“我的两个孩子入学时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政策。未来,我希望能注册自己的品牌,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来,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进而促进土地增效,让乡亲们富起来!”

  记者了解到,皇店村也打算复制魏松的创业模式,帮助更多青年创业者对接工商部门注册商标,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快车道。

  通讯员单鹏博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海涵王磊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