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我不懂体育。”
成立一周,公司估值过亿;四个月融资三次,总融资额达1亿元。经纬中国、信中利资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入局。这个共享健身仓的创始人毕振居然说自己其实是体育门外汉。
“因为我的出发点不在体育上,我做的是运动健康方向,为的是降低运动门槛,达到全民健身。”
大学创业“饿了么” 培养几十名高管
从饿了么到饿势力,再从饿势力回归饿了么,到后来创立人人地推,再到现在创立“觅跑”共享健身仓,这个山东男儿走的每一步,都带着一股直来直往、敢闯敢拼、心怀大局的执着与侠义。
如果说饿了么现在有工号的话,毕振应该算在前30号以内。
2011年,还在华东政法大学上大三的毕振加入创业公司饿了么。彼时,饿了么的营销体系还未建立,在亲自参与建立了饿了么最初的营销体系之后,毕振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方式,并且也经历了饿了么地推逐步标准化的过程。
“那时候饿了么不大,只扩张了四个城市,也只有PC端。但是我发现这个产品确实很好,我想把它带回山东,改善家乡人的生活方式。”
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一年的毕振带着雄心与团队回到了家乡,创办了“饿势力”网上订餐。“我们做到了山东省最大,我们的版图扩张到了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日照、淄博等地,我们达到了年千万的交易额并且盈利。”他回忆道。
2014年3月,美团入局了。
“美团成立了外卖事业部,进入山东省和我们打,但不久后他们就发现,我们并不是小打小闹的地方性队伍,没那么好打。”于是美团找到毕振,说希望他加入美团外卖,负责整个山东省的业务。但彼时饿了么也开始进行版图扩张,那时的COO陈强邀请毕振重回饿了么:“老毕啊,回来兄弟们一起搞吧。”就这一个电话,毕振重回了老东家。
风口兴起,此后的江湖,便是腥风血雨。
毕振成为大区负责人,带领团队与美团、百度、淘点点、到家美食会、外卖超人等进行厮杀,经历了补贴大战,在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苏等地进行地推等各类营销,为饿了么培养了几十名城市经理和大区经理。
2015年夏,尸横遍野,三足鼎立。
而后,他看到了另一个机会。
打破传统健身房模式 开启社区进击之路
“我分析过,互联网线下有两条腿靠人力去完成。一条腿是地推,另一条腿是物流。”多年的营销从业经历,让毕振看到了新的机遇:物流赛道已经人满为患,但地推还有很大的入局空间。
于是在2015年,毕振创立人人地推(众包APP),帮助包括支付宝、微信钱包、借贷宝、陌陌、搜狗等企业进行扫码支付洽谈,“北京1/6的店铺都是我们谈下来的。”毕振说。半个月时间,人人地推的业务扩展了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20个城市。2016年,人人地推获得了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在地推进行过程中,毕振发现有一个场景有着丰厚的流量和市场潜力,但特别难进,成了一块人人虎视眈眈却又无从下手的肥肉,那就是社区。社区场景的流量规模却非常可观,按照毕振的说法,“如果学校场景规模为10,商圈为100,社区能达到1000的规模”毕振说。
他一直在寻找,认为总有一种市场痛点是可以用社区场景来解决的。
直到有一次,他给公司同事们办了健身卡,邀请他们免费健身,奇怪的是却没有一个人去。“现存的健身房模式一定是有问题的。”他认为。
的确,传统的健身房主要盈利方式是售卖年卡和私教课,但由于大多数用户本身的惰性以及饱和的工作时间,让年卡的售卖价值并未与用户体验实现等价交换,复购率极小。再者,私教课的销售方式同年卡一样主要靠推销,极大降低了用户体验度。“传统健身房中最差的体验就是有人这个环节。”毕振说。“拿我来说,我是有健身需求的,所以才会办卡。但是他们服务没做上来,把我的需求给磨掉了。”
按照毕振的设想,理想的健身环境应该基于忙碌的生活节奏,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去掉冗余环节,最大限度发挥健身的自助性,贴近私人生活场景。
于是,一个占地5平米的共享健身仓成了他打入社区的最佳产品。
布局上千小区 回本周期八个月
一分钟2毛、半小时6块,线上预约、扫码进仓。毕振的共享健身仓在今年6月落地北京,他将健身仓分为跑步机、动感单车、椭圆机等主题仓,内置空调、空气净化设备、消防设备、智能电子屏等娱乐设施。
他说,“以前我们做众包其实就是共享经济,只是今年这个概念被炒热了。我们不在乎叫什么,只关注产品本身。”
觅跑团队从春节开始进行产品设计,上线之后一个月内进行了二代升级。为了避免居民用电的占用,还配备了太阳能发电设备。
毕振十分看重运动健身中的空气质量,用双净化系统、空调恒温系统、新风系统、换气系统、负离子氧吧系统保证仓内空气质量。“我们打造的就是空气质量最高的健身仓。”他说。三个多月的时间以来,觅跑健身仓已经落地北京上海,和万科、龙湖、绿地、招商局等多家地产巨头签下上千个场景社区,其中上海500多家、北京1000多家,并计划今年进驻十个左右的一二线城市。
“北京有16000多个小区,上海有33000个左右,杭州6000多个,深圳4800多,广州5400多。”毕振如数家珍。“每个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小区也有不同的属性,我们会根据不同小区的人群属性决定先期投放量。”
毕振计算,按照单人单次运动20-30分钟来算,减去设备、能耗、折旧和运维成本,回本周期预计在8-10月左右。
现存的健身人群市场一直在被各传统健身房抢占,但觅跑针对的并非这块存量市场,而是针对还未有健身习惯用户的增量市场。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35亿,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5万亿元等,目标是把全民健身打造成国家名片。而现存的中国的健身人群约为1000多万,这意味着,中间有40-70倍的市场增量空间。
去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还指出,到2025年,中国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
无疑,国家的支持、政策的驱动、市场的需求,都表明了这是一块值得挖掘的领域。而安放在小区的共享健身仓,则是培养用户健身习惯门槛最低的方式。
整个采访过程,他只字不提已完成的三次融资,不提投资人1小时内决定投资并打款,更不提当下被吹上天的共享经济。他的创业带着北方男儿的一些朴实的情怀,按他自己话来说:“我越来越发现我们在解决一个民生问题,如果有一天,有人觉得不去锻炼锻炼就难受,那就是我们最大的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