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王嘉廉,你与比尔·盖茨有什么不同?他说:我知道什么是饥饿的滋味,而比尔没有。CA曾在美国《商业周刊》全球1000大公司中列全球第182位、美国第97位,市值超过300亿美元,年销售额52亿美元,利润13亿美元,资产80亿美元。
王嘉廉是全球第一个把软件公司做到10亿美金营收规模的人,也被称为是华人软件产业中唯一能和比尔·盖茨并肩挑战的人。
尽管人们常慨叹计算机行业是年轻人拼搏的战场,但也有宝刀不老者,55岁的王嘉廉就是例证。他领导的CA在国际软件业是知名的公司,他本人也因是华人却在白人世界闯出天地而更赋有传奇色彩。
他的人生际遇虽然不能让后来者完全效仿,但勤奋、刻苦、善于把握先机、勇往直前等优秀品质,却是值得任何一个想成功者学习的。
下面商道君带你去扒一扒王嘉廉的成功之路吧。
白手起家,借400美元来创业
王嘉廉8岁就随父母从台湾移民美国,与来自麻省、斯坦福的硅谷明星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他毕业于一所普通大学:纽约皇后学院,而且不是成绩好的学生。
王嘉廉成绩不好的第一个原因是,上学的同时还要做邮递员、餐馆侍应生、货车装卸工、收银员,并在杂货铺工作过,经常连32美分一顿的午饭都吃不上。
另一个原因是,他讨厌传统教育,尤其是强制灌输的教育方法。他说:“背诵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得到那个答案。也就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因此,相比读书,王嘉廉花更多心思到那些兼职工作上,并且研究这些事情背后的社会运作与成败逻辑。
告别皇后学院时,王嘉廉看到《纽约时报》整整两页半都在招聘电脑程序员,认定这个行业将来大有前途,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电子研究实验室边工作边学程序开发。
再之后,他进入到一家电脑公司工作,并在不久后,被一个机会激发创业梦想:瑞士CA软件公司正在美国寻找销售代理,他认为这是一个低成本创业的好机会,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个事情。
靠透支信用卡借到的400美元,王嘉廉和几个伙伴在艰难中开始了这门生意。
甚至,为了节约成本,他们还找了一个需要劳动力的房东,通过业余帮房东打工,免掉了房租。
“这个月的收入进来我们再去还上个月的信用卡,然后再透支。好几个月,我们都靠这笔信用卡透支周转。”因为有这段经历,后来有人问王嘉廉,你和比尔?盖茨的区别是什么?他说:“比尔不知道饥饿的滋味。”
在王嘉廉看来,不知道饥饿的滋味是一种损失。因为这会让你不懂得不安与失败到底是什么感觉,不懂这种感觉也就认识不到什么是真正的生意。
靠着这借来的四百美元,王嘉廉开始信心满满地走上了他的创业人生。
上市CA,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CEO
饥饿的滋味,也逼迫王嘉廉在创业中非常注重实效。
注重实效让王嘉廉找到在软件业建立竞争力的方向。当时,软件业一味追求技术但不尊重客户需求,强调我有什么技术,而不是研究客户更需要什么。
没有技术,只能靠赢得客户订单才能生存的王嘉廉,比其他人更深切而入微地看见了其中的弊端与机会,一上来就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究客户的需求上,并率并率先提出了“技术必须服务于商业”的理念。
曾有人说,在信息科技时代,没有人比王嘉廉更懂得如何使公司迅速成长。王嘉廉并没有满足于销售代理商,处处受制的角色。不久,他就开始盘算如何壮大规模,并由自己主导公司的命运。
他马上想到合适的人选。随父学了法律的哥哥托尼(Tony)已是曼哈顿一所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这个想法让王嘉廉改变了哥哥的人生:“我一点也不懂股市和购并,你到我们公司来吧,干上两三年,你可以获得许多股票,到时你也可以退休。”
托尼对软件毫无兴趣,但还是答应了,而且一干就是10多年。
1979年,托尼从律师所辞职成为CA的总裁。兄弟二人的首个进攻就是在1980年4月,以280万美元买下了瑞士CA公司,并于1981年12月将CA成功上市,共筹资1200万美元。
王嘉廉缔造的软件巨头CA公司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Capex公司,Capex在IBMMVS大型机操作系统方面有很强大的产品线,本土收入1200万美元,比CA还高。
拿下Capex,显然是CA在MVS市场大振雄风的好机会。因此,虽然收购有些蛇吞象,但王嘉廉还是没有丝毫的“谦虚”和“客气”,并于1982年成功地吞掉了它,从此,CA开始控制大型机的软件市场。
此后,王嘉廉极具侵略性的扩张开始势不可挡,他不断挥舞着CA不断升值的股票四处出击,并交换获得一家又一家公司的控制权。软件业界内则谈王嘉廉色变:只要是他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
“没有得不到的”这句话有些夸张,但王嘉廉在并购上百折不挠的刚毅性格和铁碗作风,的确让很多人胆战心惊。
虽然有的收购计划落空会让他失望,但这并没阻挡他前进的步伐,却激发他以更大的马力发奋图强:1989年购并Cullient,1991年购并Online,1992年是Pansophic和Nantacket,1994年购并ASK集团,1996年购并Legent.
伴随这些并购的展开和完成,CA以外人眼中的“疯狂”速度成为全球软件业的霸主,霸主位上的王嘉廉,令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提心吊胆得睡不着觉。
1999年,王嘉廉决定收购全球第八大软件独立商“Platinum”,其高级主管一开始对CA怀有敌意,但王嘉廉看准他经营管理不善,陷入财务困境的痛处,强势挺进,最终让其回心转意,接受了CA提出的35亿美元的收购交易,还公开赞扬“王嘉廉和库马尔做了十分出色的工作”。
至此,王嘉廉已并购200多家资讯公司,交易金额超百亿美金之巨,一鼓作气将CA做到了世界第一,中间有挫折,但绝无停顿。
1999年,既是公司大股东,同时还是公司CEO的他,更以6.65亿美元的年薪,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CEO。这一数字,到今天,在全世界也依然是一个高耸云端的记录。
而对于这一路征战下来的成败得失,王嘉廉却说得很温和:“这些举动均与野心无关,而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假使我们仅仅维持稳定成长的话,依我看,我们很快就会被淘汰,或被其他公司吃掉。”
为富也为仁,做世界级慈善家
2002年11月,王嘉廉辞去了CA主席和董事长职务,结束了近30年的软件创业生涯。
当年,CA在美国《商业周刊》全球1000大公司中列全球第182位、美国第97位,市值超过300亿美元,年销售额52亿美元,利润13亿美元,资产80亿美元。
CA退休后,王嘉廉创办了麒麟电视、Neulion等新兴企业,同时进军体育产业,收购了纽约长岛人冰球俱乐部等多个俱乐部,并在美国投资地产。
CA的巨大成功,带给王嘉廉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他说自己并不是一个以追求金钱为使命的人,他认为生活中最不幸的事莫过于成功但无趣,富有而不仁。
告别CA之后,王嘉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慈善事业,成为全美闻名的慈善家。
早在1998年,王嘉廉就出巨资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等一起创立了以免费治疗唇腭裂儿童为主的慈善组织“微笑列车”,并亲任董事长。
现在,“微笑列车”是全球最大的唇腭裂医疗慈善机构,累计在87个国家资助了超过100万例免费唇腭裂修复手术,其中约1/3的资助对象在中国。
此外,王嘉廉还捐款数亿美金,分别建立了美国“全国失踪和受虐儿童中心”、“王嘉廉社区医疗中心”、“长岛平原中文学校”,“亚美文化中心”,并对中国教育、医疗和体育事业多有支持。
王嘉廉的父亲毕业于苏州大学,移民美国后刻苦学习获得哈佛大学国际法学位,但却被不允许在美国执牌做律师。
在长子为重的文化传统中,能力有限的父亲将哥哥托尼送入耶鲁大学,之后又送入康奈尔法学院,使其成为著名律师,而王嘉廉得到的培养则相对要少一些。这既让他感受到华人在美国于歧视中获得成功的不易,也激发他靠自己打拼的精神。
因而,当自己获得成功后,王嘉廉努力为华人和中国做事。他要求孩子们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并对他们强调:“我们是美国人,这毫无疑问。但我们应该了解生命中的一部分与中国息息相关,这很重要。”
2000年,王嘉廉还做了一笔特别的捐赠:向父亲的母校苏州大学捐资1000万美金,如今苏州大学的“王健法学院”即是以他父亲的姓名命名。
今年72岁,被称老前辈的王嘉廉,依然还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领域创新创业,在为世界性的慈善事业东奔西走,并且依然不认同人们说他是工作狂的说法。
“工作对我来说并不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而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虽然我非常努力地工作,但却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辛苦。我是在努力地玩一个快乐的游戏。工作就是游戏,为了快乐才工作。”王嘉廉说。
王嘉廉说,追求成功的人都应该具有一些优秀品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学习,自我激励,不怕失败。
“不要等别人来告诉你,应该学什么,做什么。也不要等别人来鼓励自己,而应该自己给自己目标,竭尽所能去实现。如果遇到困难,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从失败中学习。这些也是CA最重要的哲学。”他强调。
自称至今开车不看后车镜的王嘉廉,是一直朝前看,并且敢于冒险干的人。他说,如果不敢冒险,瞻前顾后,也许能成为不错的专业人士,但绝不可能成为企业家。
因而,他总是充满斗志,总是要求自己不断去挑战那些常人不敢想象的事,“我就是喜欢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这最能引发我的兴趣与雄心。”
而一个企业家只有拥有敢于探险、奋发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善良仁爱的品质,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成功且受尊敬的人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