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放弃30万年薪,转身投向2000亿的天气市场。8年来,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为5亿用户打造出一款贴心的天气产品,他就是墨迹天气的创始人金犁。
2007年是个好年景。这一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进入360天倒计时,香港平稳回归祖国10周年,而西北的嫦娥一号正整装待发,即将奔向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
可是,25岁的金犁却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他所在的老东家塞班软件被诺基亚廉价收购,随后,诺基亚宣布放弃塞班系统,金犁就此一夜回到解放前。
要知道,此前他在塞班耗费了整整3年的心血。想当初,这个1982年出生的沈阳小伙子,2005年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到艾哲森咨询公司工作的机会,转而委身塞班做软件工程师。
为此,金犁很受伤,他决定再也不打工了,“老板的小心思根本琢磨不透,太心塞!”此后,他心一横,就此下了海。
做什么呢?
游戏倒是很热,可金犁上网一查,腾讯、网易、盛大宛若三座大山横在前面,什么《春秋Q传》、《光之过度》、《功夫世界》……,光当年9月上线的游戏就有28款,“想要突围,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不过,等金犁把那28款游戏的ID研究了3个通宵,他发现了3点共同的属性,“第一,必须是网络版;第二,所有人都能接触到。第三使用频次高。”
沿着这个思路,金犁没有找到合适的游戏,却发现了天气!是的,没错,就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天气。
以前,人们看天气预报都是通过电视,到了2000年以后,随着手机的迅速普及,就改由手机短信看天气了,“是不是又降温了,要不要添加衣物?有没有雾霾,需不需要戴口罩?雨雪天气,要不要开车……”
金犁深入一了解,发现与气象相关的产业,美国为 1600 亿美元,欧洲为2600亿美元,日本为100亿美元。而在我国,商业气象服务近乎空白。
“就是它了!”
不过,数据的来源都是国家气象系统,只要付费,谁都可以获得与中央电视台一模一样的数据。既然数据都一样,那么用户体验就非常重要了。
这个时候,金犁把在索尼爱立信任职长达5年的大学同学拉了过来,重点从性能、分辨度、便捷上三个方面打磨。
一是大幅降低能耗。当时,一般的APP刷一天的天气,基本会用掉一个星期的流量,而金犁开发的APP却直接把流量消耗降低到十分之一,而且一次性抓取天气数据的点,从500个大幅提升为2000个。
二是大幅度提升清晰度。市面上的一些APP不太重视画面分辨率,看个字都是模模糊糊的,而金犁却在分辨率上死抠,他经常问的问题就是,“有没有背影?能不能看得清?要不要调一两个像素?镜面切换的时候有没有闪动?”
三是使用方便。当时一些APP已经有天气动画,但是客户必须下载安装包,而且动不动就是十几兆,特占内存。为此,金犁给技术团队下了死命令,“必须做到不用下载,客户进入页面就是动态的。”
就这样,2009年5月,墨迹天气1.0版本问世。
当时还没有手机应用商店,用户都是通过论坛找自己喜欢的应用,然后下载到手机上。
于是,金犁就在很多专业技术论坛上灌水。不过,人家管理员不是吃干饭的,一看是软文,半个小时不到就删得干干净净。为此,金犁郁闷得不行。
没有想到,就是那半个小时,被一些识货的大号发现了,“乖乖,好东西!”就次疯狂转发,结果一天的下载量就达到了2000人,更有人给网管留言,“这么好的帖子为什么删掉了?”
中间还有一段插曲。那是2010年春天,北京学院路一所艺术高校的80后美女,因为总是在每天同一时间点收到一位对面一位理工男的短信提醒,“天凉了要添衣,”而且,一坚持就是半年,最后两人神奇般牵上了手。
于是,墨迹天气就在大学生圈火了,一夜之间刷遍朋友圈。事后,很多女孩子装上墨迹天气才知道,那是自动发布的,“一旦打钩,就会每天定时为用户发送天气短信。”
不过,人气来了挡不住,短短半年,墨迹天气的下载量就超过了100万。
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风靡全国。当年5月,金犁推出了安卓版,选择的推广方式是换量。
他在墨迹天气中单独开了一个频道,里面有很多的下载位,“通过换量的方式互相推荐产品。”
对于不同平台,金犁给出不同的首发推广位,比如跟豌豆荚合作,起步界面上就会显示豌豆荚首发。那段时间,他先后尝试跟10多家第三方的推广联盟合作,比如友盟、多盟等等 。
不过,大的流量主根本不给换,小的流量主又不痛不痒,APP的下载量始终徘徊在150万。
怎么办?直到2011年5月,当金犁看到了乔布斯的苹果商店,他立马有了主意。
此后,金犁要求技术团队小步快跑,每2个星期改一次版,确保一个月一小变,三个月一大变。其实,绝大多数用户根本不知道哪个版本好,就看哪个APP更新快,就给5分好评。
结果,就出现了正循环,评分越来越高,下载量越来越大,苹果应用商店上线刚刚2个月,用户就突破了400万。
不过,金犁也发愁。
愁什么?愁墨迹天气没有赢利点,手里百八十万根本不够花。金犁曾经在中关村找过风投,但每次的介绍基本上不超过两分钟,“你这个不行,别做了,没戏。”
也是,一个工具应用,根本不可能有盈利点,而且天气APP一无数据门槛,二无技术门槛。
新浪倒是有心买,不过却阴差阳错错了过去。直到险峰华兴的陈科屹出现,融资才算打破僵局。
彼时,陈总刚刚成立自己的投资基金,非常看好移动互联网的赛道,但是大的项目拿不到,太小的项目又不入眼,一看金犁的用户数接近500万,“还有得玩,”就投了。
有了资本撑腰,金犁开始重点在渠道推广上发力。仅仅半年后,到了2012年春天,墨迹天气的用户已经突破1个亿。
不过,金犁还是很不安,因为功能单一,他只能守着1亿多用户要饭吃,无从变现,不像微信,只要绑定用户,购物、充值、游戏等等各种增值服务都来接踵而来。
金犁曾推出时景天气,就是用户除了可以查看天气外,还可以拍摄当时的天气照片, 分享到朋友圈。
但是,买账的用户不多,有的用户认为拍摄功能消耗流量大,有的认为就看个天气,凭什么要社交?更有老用户表达不满,“一款轻应用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过,意外的合作却找上门来,这就是老虎地图,“墨迹的用户每成功下载一次老虎地图,就付费一次。”
没有想到,一个月过后,老虎地图的下载量大幅提高了了20%。
这个时候,阿迪达斯也来了。推广的方式也很特别,墨迹天气的页面上有穿衣助手,是个卡通小女孩,叫小墨妹,金犁就别出心裁,让小墨妹穿上阿迪的冬季新款服装。
没有想到,很受用户的欢迎,阿迪就此赚到盆满钵满,“用户转化率高达5%以上。”
随后,京东商城、大众点评、游戏联盟一拥而入,墨迹天气上的推广平台一下子超过了100个。2012年,墨迹天气的营收也突破1800万。
2013年初,金犁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湖南电视台《天天向上》节目组,邀请他上节目。“骗子!”金犁想都没有想,就把邀请函扔到了垃圾桶。
助手上网一查,才知道是真事,“这档节目收视率排名全国前三!”害得金犁不得不从垃圾翻出了邀请函。
去了长沙才知道,那是一期移动端最热门App大会师,同去的还有唱吧、大众点评等6家创始人。
屏幕上,金犁在台上大声吆喝,屏幕下,上亿观众搜索墨迹天气,结果,下载量开始翻跟斗上涨。
到了2014年,墨迹天气的用户已经突破4个亿。
风口终于来了,2015年,我国气象局颁布法令,宣布开放气象信息。
这意味着什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按需定制气象数据的潜在规模是2000亿。这个赛道上的玩家并不多,显然金犁抢占了先机。
此后,金犁提出“天气+”的概念。
虽说手机上全世界各地的天气情况可以精确到小时,但金犁确有更进一步的要求,那就是要精确到公里,覆盖195个国家,70多万个地区。
比如说,学院路北航校门口已经乌云密布,打开墨迹天气,用户可以通过定位获悉这个位置什么时候开始下雨?下雨后大概多久会停?
这就是传说中的短时气象服务。有了这个数据,金犁会给用户推送更多的生活服务。
第一,洗车服务。为粉丝推荐附近价格更优的洗车点,同时也为洗车店导入线下的精准流量。
快下雨的时候为用户提供叫车入口,用户想洗车的时候,提供未来几天天气状况和洗车指数。
第二,物流配送。对外卖来说,一场降雨可能带来百万级的配送资源损失,而在墨迹天气的支持下,能够及时对配送运力实施动态调节,降低天气因素对外卖订单带来的影响。
第三,检测空气质量。金犁成功开发出了一款空气检测仪,可以帮用户在室内报告PM2.5、甲醛含量等,墨迹粉丝可实时知道周边的环境。
如此一来,2015年,墨迹天气用户增长了1个亿,营收顺势突破1个亿。
2017年6月,金犁推出35℃计划,只要墨迹天气的用户所在城市当日气温达到35℃,可以凭借35℃活动页,在用户就近的麦当劳兑换一杯免费雪碧。
结果当月共有1500万人参与,一共送出了500万杯雪碧。
如今,墨迹天气已经完成3轮融资,即将登陆资本市场,股东中不乏阿里、创新工场等明星股东。
35岁的金犁手握5亿用户,有超过8500万的月活跃用户和4500万的日活跃用户,成为独霸天气应用半壁江山的新土豪。
“创业第一天就要记着,失败比成功的几率要大。往往看似一帆风顺的时候,磨难就要来了。但磨难来了,忍一忍就过去了,”这应该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