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便利店堂食区的设立让消费者可以享用早饭、便当等。

福州市场被便利店行业认为是商家必争之地: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一位。

这么大的市场,作为零售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福州便利店行业却举步维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并发布“2016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福州市位列榜单倒数第二。

现状:在夹缝中求生

近日,省连锁经营协会、省东南商务管理研究院等联合发布去年我省连锁50强报告。连锁业50强企业中,便利店上榜3家,总销售额14.9亿元,同比增长33.3%,便利店前10强门店总数为2108家,同比增长13.7%。福州本土连锁便利店万嘉、六意入围我省便利店10强,厦门见福居龙头老大。

“在零售业冷风迭吹的大背景下,业态分化明显,大部分商超企业销售额依然是负增长,便利店却逆增长,小业态成为一抹亮色。福州市场体量巨大,但便利店业态与厦门、莆田相比,市场饱和度低,竞争力不强。”福建省东南商务管理研究院院长许安心说,国内外城市成熟的便利店指数,一般是每两三千人拥有一家便利店,福州人口700多万,便利店数量仅千家,反差巨大。

那么,在全国便利店行业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是什么拦住了福州的脚步?

在福州麦多万嘉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元立看来,他更愿把便利店当成是解决城市病的一种措施。与商超定位不同,便利店立足就近、救急的特色,为老百姓提供24小时便民服务,因此备受百姓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青睐。一年来,万嘉在福州新开40多家门店,门店数达380多家。“便利店行业高度依赖门店规模,万嘉要跑马圈地,往福州东部、金山等新区扩张,覆盖更多的城区。”

但是,随着门店的扩张,成本高企让商家心存顾忌。4月初,全国房租最贵百城排行榜中,福州位列第11名。目前,便利店每平方米的租金多为一两百元,核心地段高达1000元,人工成本上浮10%至15%,店员月薪都在3000元之上,大大摊薄便利店的利润空间。如何在门店扩张与成本核算之间取得平衡,是商家不得不面对的抉择。

“一般来说,便利店单店日营业额在5000元左右,利润达到三五个百分点已算不错,人工成本和租金增速大大超过销售额增速,蚕食了门店的利润。因此,大家都知道便利店这块蛋糕很大,但是开店还是有所顾忌。”六意连锁便利总经理叶青说。在福州,六意每月平均新开两家门店,门店数达到80多家。

作为福州便利店行业的龙头企业,万嘉、六意体量都不算大,便利店整体实力偏弱。福州市商务局流通业发展处处长魏云说,福州便利店在夹缝中求生存,福州的大型商超很发达,永辉、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卖场占据大部分江山,还有成千上万家食杂店星罗棋布,挤压便利店的生存空间。他总结说:“生存艰难,成本高企,商家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半用,这也是福州市场偏弱的原因。”

许安心认为,福州便利行业增长乏力,除了成本高企、市场竞争激烈外,还跟政府的政策支持不够到位息息相关。如省里支持连锁便利店现场经营熟食等,但在福州市场这样的政策仍不周全,缺乏监管力量,行业发展畏手畏脚。

变革:龙头带来什么

6月,作为我省连锁便利店的龙头老大,厦门见福进军福州市场,3家门店高调开张,别有新意。与传统便利店相比,见福便利店除24小时营业、销售预包装食品外,还提供便当、熟食、饮品等,并设有堂食区、免费WiFi休息区、卫生间等各种设施。

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说,不同于轻资产型便利店,他引入重资产运营模式。便利店是多边生态交易平台,便当、彩票、一般交通违章处理、饮品等进入其中,商品组合多样化,提供各种成熟精细的增值服务,这是便利店最核心的竞争力。见福准备今年在福州开业100家,未来将超1000家。

见福一家加盟店店主卢先生告诉记者,多元化服务让他尝到甜头。推出早餐后,每天可多两三百元营业额,见福便当可多买五六百元。而且,打通线上线下后,见福将微信商城30多万粉丝引流到门店二次消费,每周消费者多了四五百人,营业额提高20%。

“这是见福的独特商业模式,将给福州市场带来冲击,带动便利店行业升级换代。”许安心说,“见福将发挥鲶鱼效应,给活跃度不高的福州便利店行业注入新鲜活力。”

带来的新意远不只这些。见福3家门店都是采用特许加盟的形式,在直营模式大行其道的福州市场上独辟蹊径。便利店要想在福州市场深耕扩张,须加快特许加盟步伐。但是,目前福州便利店规模偏小,没有成熟的后台供应链体系及信息系统,管理输出效果不可控,因此大多数便利店采用直营模式。“未来加盟将是趋势,见福在漳州、龙岩等全省各地开展区域加盟,其他便利店连锁企业在管理输出上可借鉴龙头老大的经验,这是一种竞合关系,不是零和博弈。”许安心说。

记者了解到,福州便利店大多同行都认为,福州市场足够大,我省便利店龙头企业布局福州市场,并非狼来了,而是可以发挥鲶鱼效应,做大便利店的蛋糕,对福州市场是大大的利好。

未来:做好加减法

无论如何,鲶鱼来了,市场竞争无疑将加剧。尤其是在电商冲击和零售业不景气的背景下,福州不少便利店已嗅出市场动向,纷纷转型升级。

叶青说,六意要做一些加法,在便利店里加入烤面包店、快餐店等业态,与社区药店、美容美发等形成小型商业区,互惠互利,流量互补。另外,便利店将开发轻食、生鲜部分,6家社区生鲜生活超市已开业,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消费选择。他强调:“六意商业模式的重点将锁定‘商品+服务’,将在商品组合和增值服务上下功夫。”

“我们更注重深耕供应链,与供应商形成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和高效的供应链,及时收集市场数据,反馈给供应商以精准把握客户的需求。”李元立说,“便利店是小业态,优势在于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须与供应商建立信息共享、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其竞争力。”

许安心认为,未来的福州便利店市场发展应注重加减法。在加法上,福州是新兴市场,本土便利店须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跑马圈地上,多数便利店还是以预包装食品为主,模式固化单一,应更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迭代更新,这是便利店做大做强的根基。此外,可促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发展,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创新创业的平台,更需政策松绑。便利店比起食杂店来说,有更规范的经营体系,可提供更便捷的便民利民服务,如万嘉便利店开通公交IC卡充值服务、见福的早餐工程等等。另一方面,一些叠加的服务正遭遇政策壁垒,需做好减法。如熟食、药品、报刊等商品在便利店销售的相关规定的制定,国内如北京、天津、太原等城市早已先行一步,而我省今年年初已出台《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地方却未见动作,迫切需要政策松绑。然而,食杂店却能避开监管,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